基因点突变载体构建
基于CRISPR/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机制,是目前实现基因点突变最常用的策略。通过gRNA的引导,将Cas9酶引导到目标位点,并通过产生DNA双链断裂,激活细胞的修复机制,通过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机制,将目标突变引入。然而,这种策略有较多缺点,如编辑效率和纯合概率低,容易导致随机的插入或缺失突变等。
服务详情
交付标准:1.质粒图谱
2.质粒测序结果
3.质粒操作说明
4.质粒(pegRNA+sgRNA三组),辅助质粒(混合管)
详情描述
基于先导编辑PE (Prime Editing)技术,艾迪基因全新研发的Bingo™平台。该平台具备设计高效pegRNA和Nick sgRNA的算法,可获得高效的基因点突变载体。
Prime Editing的技术原理:利用一种融合了逆转录酶的Cas9 nickase(Cas9n-RT)和一种特殊的引导RNA——pegRNA,这种RNA不仅指导编辑酶到达目标DNA序列,还携带了需要插入或替换的遗传信息。在pegRNA的指导下,Cas9n-RT在目标DNA上产生一个单链切口,然后逆转录酶使用pegRNA作为模板合成新的DNA序列,从而实现精准的单碱基替换或小片段的插入和删除,而不需要双链DNA断裂,提高了编辑的精确性和安全性。
服务优势
质粒图谱
pegRNA质粒图谱
Nick sgRNA质粒图谱
参考文献
1. HEK293T细胞中实现CFTR基因的点突变
囊性纤维化(Cystic Fibrosis, CF)是一种由跨膜传导调节蛋白(CFTR)双等位基因功能丧失突变引起的常见的遗传性致命疾病。过去已有多种CFTR调节剂疗法获得批准,但这些高效调节剂(HEMTs)只适用于至少有一个F508del等位基因或其他响应性CFTR突变的患者,无法为许多(超)罕见的CFTR突变患者提供治疗方法。随着科学研究发展,人们发现基因治疗能为这些突变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。特别是最近开发的基于CRISPR的系统——prime editing(PE),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开辟了新的时代。Prime editing能够在患者的染色体上原位“重写”和纠正突变,提供了治疗单基因疾病如CF的新机会。
在这篇文章中,研究人员利用CRISPR-Cas9技术设计了针对CFTR基因中L227R和N1303K两种突变的prime editing策略,并在HEK293T细胞中构建了稳定表达3HA-L227R-CFTR和3HA-N1303K-CFTR的细胞模型来评估prime editing的效果。在开发的DETECTOR机器学习算法保证效率和准确率的情况下,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基因和功能校正的评估,结果显示编辑效率最高可达25%,纠正后的CFTR蛋白在糖基化、定位和离子通道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恢复。这些结果也在原代细胞模型试验中得到验证。此外,利用全基因组评估分析,研究员们并未发现显著的脱靶编辑事件,证明了prime editing的高保真度,并且该研究的临床相关性与安全性评估也得到通过。总的来说,这项研究展示了prime editing技术在纠正CFTR基因突变和恢复CFTR蛋白功能方面的潜力,为囊性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